Search

裝置藝術家堆疊「紙山」 引導公眾感受時間與生命 - 香港文匯報

divertissementgo.blogspot.com
■V54三個房間內擺滿藝術家親手製作的「紙山」。■V54三個房間內擺滿藝術家親手製作的「紙山」。

佛教裏使用「剎那」(梵語Ksana)作為量度時間的最小單位,時長約為0.013秒。它亦表示不停重複的生命循環,在這短短一剎之中,包含了出生、死亡與再生。時間真是循環往復的嗎?又或者只是在線性地流經?它沒有形狀,沒有質量,如何才能觸碰到?走進跑馬地山村道V54大宅,也許可以從藝術家的線條、紙張與皺褶之中,找到通向你自己答案的路徑。

文、攝: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

保良局「V54 年青藝術家駐留計劃」於2016年起開展,將三級歷史建築V54法式大宅提供給本地及國際青年藝術家作為短期住宿及創作空間,再透過舉辦展覽等各類文化活動,為社區大眾帶來不同的藝術體驗。今次名為「Line 線」的展覽由日籍居港藝術家Ayumi Adachi操辦,展覽由即日起至6月21日舉行。藝術家用其獨特理念,在這一方古老優雅的空間內以裝置藝術將「時間」具象化,使之變得可觸可感。

白紙黑筆「繪畫」時間

走進V54大宅,映入眼簾的是三個房間內堆疊連綿的「紙山」,白色紙張上充滿可能性的無數灰黑線條,隨紙張皺褶與投射燈光的掩映變得曲折立體,承載觀者的想像與沉思蔓延開去。其中一個房間還設置了潺潺流水聲的背景音,盡顯空靈之美。「好多人都覺得V54大宅好靚,幸運是我自己能夠在這樣的空間內做展覽,其實僅憑這座建築本身,就可以吸引很多觀眾。」Ayumi說。

把時間藏於堆疊紙山中,Ayumi向記者演示講解了她創作紙山的流程:在兩張白紙上,用黑色油性記號筆畫上數量、粗細不等的線條,再將兩張紙揉皺後連接在一起。「白色紙張即意味『未到的時間』,代表什麼都未發生;紙張上的線條,代表一路『進行中的時間』;而畫過線之後的紙張便是『過去了的時間』。但過去的時間中總有一些事發生,就好似紙張的皺褶,令『2D』變作『3D』;現在我將兩張紙貼合在一起,每張紙可以代表一天,或者一個下午的時間,而連在一起後的兩張紙,便代表continue,即時間的延續。」V54大宅屬保護性建築,因此不能在牆體上留下膠水或圖釘的破壞,佈置展覽時Ayumi乾脆完全捨棄了外力黏貼,而是讓紙團依靠自身的皺褶互相承接、托舉,綿延開去。

早在2015年起,Ayumi便深受佛教理念影響,幾年以來她就曾以金屬線構成的白色泡沫、玻璃鏡面上的水波紋等來表現「重複」的概念,以表達對於循環「剎那」的思考。此次她選擇白紙作為媒介,備展中需要不斷重複畫線、揉紙、連接紙張的行為,她感到非常享受:「畫線就好似祈禱般,感受創作時從身邊流逝的時間,然後把它融入線條中。」Ayumi非常希望以「授人以漁」的方式,令觀眾亦可在這種行為中「觸摸」到時間的質感,Ayumi說: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,至於時間是什麼,其實沒有一個確定答案,我只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他們思考和感受。」在早前舉辦的工作坊中,她引導參與者集中意念在紙張上畫線,那個拉出線條時或長或短的瞬間,就是他們最接近時間本體的時刻。「我叫他們用自己喜歡的筆,什麼顏色、型號都可以,最後將我畫的紙張和他們的連在一起,做出好像社會一樣的效果。」

展示意識與無意識概念

原本預定2月開放的展覽,因為疫情緣故推遲了整整四個月,在這段時間內Ayumi產生了新的興趣:關於「意識」與「無意識」的概念,以及兩者之間模糊的邊界。「這些日子我感到,疫情發生是我們控制不到的,或許可以將之歸為『無意識』,我不禁好奇如何將『意識』與『無意識』具象化,又如何區分開來。」以此為主題創作的畫作和雕塑,放置於V54展廳的二層,這些意外的產物,正是來自於疫情之下藝術家的哲學性反思,及展覽延期數月下淨化的生命體驗。

Ayumi在疫情期間閱讀了德國生物學家Ernst Haeckel的《自然界的藝術形態》,被書中許多動植物的插畫所吸引,於是選取了一些彩色打印了出來,發現用水暈染過後,紙張上的顏色會發生奇妙的轉變:「比如灰黑色會轉變成藍色,我也不知是何原理,但這些非我能控制的部分而導致的變化,剛好表達到『無意識』的部分。」她希望觀者可以從這模糊的暈染與殘餘的清晰畫面的對比之中,感受到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流動。而在安裝畫作的過程中,她見到因為暈染而微微捲曲的紙張,在射燈之下的投影也有了各異的形狀,Ayumi認為這也屬於「無意識」的部分。

創作要跟隨世界的變化

對於疫情之中湧現的靈感,Ayumi感到十分珍惜。她認為,作為一個藝術家就是要順世界的變化不斷嘗試:「世界上每日也有很多事發生,藝術家的表達都要隨之變化。藝術創作就好像日常生活中吃東西一樣,昨日吃過咖喱,那今日就吃其他東西,今日試,明日試,後日試。我對於『意識與無意識』的興趣,也會一直延續下去,創作出更多作品成為下一個展覽。」

出生於日本兵庫縣,畢業於大阪藝術大學的Ayumi,來到香港定居至今已逾二十年。她可以講熟練的廣東話,當問起當初為何選擇了在香港生活,她笑說當時自己只有二十多歲,只是單純因為喜歡香港,所以飛來這裏。「沒想到未來會發生那麼多事情,那時候就因為喜歡,喜歡不如就住在這裏,很簡單的原因。」見證了二十幾年來香港藝術行業的發展,她認為這是一個藝術家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間,既可以看到許多展覽,又可以接觸到風格各異的眾多同業人士。「儘管在這裏生活多年,但我不敢說自己是香港人,只是香港接受了我。」Ayumi說。

讀文匯報PDF版面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June 20, 2020 at 01:18AM
https://ift.tt/2N9rWjY

裝置藝術家堆疊「紙山」 引導公眾感受時間與生命 - 香港文匯報

https://ift.tt/30LWZuj
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裝置藝術家堆疊「紙山」 引導公眾感受時間與生命 - 香港文匯報"

Post a Comment

Powered by 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