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高雄兒美館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 顛覆對藝術品材料想像 - udn 聯合新聞網

divertissementgo.blogspot.com

高雄市立美術館所屬的兒童美術館,推出專為5-12歲孩童及家庭觀眾所規畫的藝術教育展《材料「長」這樣,藝術「展」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,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,水泥可以不用來蓋房子、白膠不黏東西、釣魚線不釣魚。展期即日起到明年8月29日。

高美館長李玉玲表示,美術館本館正在修館不休館中,但兒美館全館不受影響,這項展覽都在告訴市民朋友美術館如何運作,作品如何典藏修護,藝術家眼中的創作材料跟我們想像的有什麼不一樣。當代生活多元複雜,藝術創作早已打破傳統媒材的限制。對創作者而言,物質的材質語言往往有無可替代的魅力,也充滿想像趣味、個人意義與生命經驗。

兒美館策展人洪金禪觀察,人們在欣賞作品時,看見了材料本身,卻較少聯想材料扮演的重要性,以及材料是認識藝術品的途徑之一。挖掘藝術家的材質偏好、如何作用,又如何反過來定義藝術家,是本次展覽《材料『長』這樣,藝術『展』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展出目的。

高美館邀請藝術家潘娉玉和五位不同時期的「高雄獎」得主-黃彥超(獲獎年份:2011)、蔡玉庭(2012)、廖敏君(2017),以及「2020高雄獎」的石孟鑫、簡佑任,分別為展覽量身訂做參展作品。

藝術家簡佑任的作品「台灣山海屏風-內太魯閣」,選用了來自大自然、最後卻破壞了大自然的水泥,作為他現地彩繪創作的材質,孩童可藉由觸摸作品水泥肌理,學習以藝術的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。而以現成品創作的石孟鑫,則歡迎觀眾互動參與,透過將物件換位子卡在固定空間的過程中,用不同模式觀看日常再熟悉不過的現成材料。而在藝術大學任教的潘娉玉、廖敏君除了參展作品外,更特別為兒童設計動動手操作區,意在透過模仿或學習藝術家的創作手法,認識創作的內涵。

藝術家黃彥超鍾情繽紛亮麗材料質感,作品〈123……魚你躲好了沒〉運用大量體積的塑膠球和色彩斑斕的魚群投影,製造鮮明的視覺刺激。以白膠作為創作媒介的蔡玉庭,受到身為花藝老師的母親的影響,自幼喜愛白膠有彈性、延展性,乾燥後透明的特點,材質更連結了藝術家的情感、兒時記憶與對生活的敏感。

任教於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的周益弘,思考快速時尚的過量產製品造成環境的負擔,他以PVC透明布、塑膠防水PP作為媒材,使用這塑膠讓問題發酵。范修齊則以塑膠帆布思考塑膠製品的不同功能,最後採用回收,使材料循環使用,降低環境的負擔。而台灣街頭巷尾最普通的風景鐵皮屋,則影響賴俊辰創作,他以舊化鐵皮做衣服,回應社會與個體生活中的基本居住權問題。

高雄兒童美術館推出專為5-12歲孩童及家庭觀眾所規畫的藝術教育展《材料「長」這樣,藝術「展」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高雄兒童美術館推出專為5-12歲孩童及家庭觀眾所規畫的藝術教育展《材料「長」這樣,藝術「展」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高雄兒童美術館推出《材料「長」這樣,藝術「展」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,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高雄兒童美術館推出《材料「長」這樣,藝術「展」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,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藝術家簡佑任的作品「台灣山海屏風-內太魯閣」,選用水泥作為現地彩繪創作的材質,觀眾可藉由觸摸作品水泥肌理,學習以藝術的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藝術家簡佑任的作品「台灣山海屏風-內太魯閣」,選用水泥作為現地彩繪創作的材質,觀眾可藉由觸摸作品水泥肌理,學習以藝術的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高雄兒童美術館推出《材料「長」這樣,藝術「展」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,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高雄兒童美術館推出《材料「長」這樣,藝術「展」那樣-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》,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。記者徐如宜/攝影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July 14, 2020 at 12:40PM
https://ift.tt/2Ot5AKN

高雄兒美館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 顛覆對藝術品材料想像 - udn 聯合新聞網

https://ift.tt/30LWZuj
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高雄兒美館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 顛覆對藝術品材料想像 - udn 聯合新聞網"

Post a Comment

Powered by Blogger.